今年以来,濮阳市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全省深化“放管服”改革转变政府职能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在更深层次、更高水平上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推进“一网通办”“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推进审批服务便民化,推进“放管服”改革向纵深发展。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市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审批服务便民化领导小组,由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任组长,牵头抓总,强力推进。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和6个专题组,由市政府副秘书长任办公室主任,有关单位一把手任专题组组长,综合协调,强力推进。同时,建立“一网通办”前提下“最多跑一次”改革工作信息报送、周例会、督查通报制度,建立市直、县(区)工作微信群,实时通报工作进展。目前,已印发工作通报16期、督查督办通知14期。
二是营造改革氛围。在市、县实体政务大厅循环播出改革宣传片,安排濮阳日报、濮阳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宣传改革动态。通过市政府网站、市政务服务网、热线电话、微信公众号等渠道,广泛征集群众、企业的意见和建议。目前,在濮阳日报刊发改革动态14期,在濮阳新闻电视台报道6次,在阳光政务广播频道直播23期。
三是推动数据共享。推动自建系统与河南政务服务网的互联互通,现场对接,实地解决问题,具有自建业务系统的市直单位已完成与河南政务服务网的对接工作。同时,对市直相关单位系统管理员、前台受理人员和后台审批人员进行业务培训,不断加强河南政务服务网的推广应用。协调省垂管系统的市直部门,积极争取支持,扎实推进数据归集,加快建设人口、法人单位、电子证照等基础数据库,实现数据共享交换,已制定《濮阳市市直单位向省直单位申请数据操作流程说明》《政务资源目录梳理表》《政务数据共享需求单》,由各市直相关部门向省平台申请数据下放。
四是规范大厅建设。转发《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规范全省实体政务大厅建设管理的通知》,印发了《全市实体政务大厅建设管理任务交办单》。完善实体政务大厅设施,优化窗口服务形象,严格窗口工作人员选派,强化群众监督评价。濮阳市行政服务中心被评为国家级政务服务标准化试点单位。全面推进审批服务“三集中、三到位”。推动政务服务事项“集中入驻”,推动政务服务事项“一窗通办”,实行政务服务事项“一次告知”。清理并公开政务服务事项,逐项编制办事指南,并通过服务窗口、政府网站、政务新媒体平台、公示牌等途径向社会公开。开展“减证便民”行动,重点清理民生领域的各类“奇葩”证明、重复证明、循环证明,建立证明清单,最大限度地减少办事材料。通过配备高拍仪等智能化设备,全面取消办事企业和群众各类复印件,实现“一次录入,多次使用”,为政务数据信息的归集、共享、交换打下基础。
五是深化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以南乐县为试点,设立行政审批服务局,开展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探索“一枚印章管审批”模式,该县涉及行政权力及便民服务事项的43家单位已入驻综合政务大厅,明确了“首席代表”,刻制“行政审批专用章”29枚,签订“审批服务事项授权书”31份,政务大厅日均办件量800余件,办结率95.6%;日接待办事群众1200余人,群众满意度99.3%。
六是用好督查督办“利器”。以督查为抓手,对“一网通办”前提下“最多跑一次”改革推进缓慢的单位真督实查,及时下达督查通知书,限定任务,限期整改。对“一网通办”前提下“最多跑一次”改革工作台账做了细化梳理,要求相关单位定期对本部门、本系统窗口服务态度、办事效率、一次性告知、“前店后场”等进行自查自纠,市督查部门不定期进行跟踪暗访督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