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深化改革 突出区域特色
全力构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发布日期:2023-09-11 14:55 信息来源:中共卫辉市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访问量:

近年来,卫辉市紧紧围绕“扩权强县、提升效能、便民利民”改革目标,以县域治理“三起来”为工作主线,采取“三量聚变”工作法,在健全完善重点领域体制机制、创新评估模式、提升监管效能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形成了具有区域特色的高质量发展新模式。

一、改革探索

坚持把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落实落细落地,通过深化改革,从赋权、服务、管理等方面探索适宜卫辉发展的改革做法持续推动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提质

一是实行“周报+月报”制度,在运行机制上用足“重量”。明确工作专班分组督促权限承接落实情况,采取“周报告”制度,要求各涉改部门每周填报承接进度及存在问题,以便掌握各涉改部门权限承接及运行情况,建立数据台账。定期汇总权限运行情况同步上报深化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及时发现薄弱环节,结合运行情况,同步提出整改意见,做到节奏上“促”、问题上“帮”、方法上“教”,确保县域放权赋能改革后续工作衔接顺畅。同时,建立“月通报”推进机制,每月汇总“周报告”数据,编印《放权赋能改革专刊》通报工作进展情况,为各部门提供经验交流、督促工作、示范引领的平台。

二是采取自评+实地”模式,在评估流程上用活“能量”。创新开展“立体式”评估工作法,从涉改部门抽调业务骨干参与互评工作,实现“互查互评、互促互学”目的。“沉浸式”评估采取“跟班作业”方式,深入基层与窗口人员作深度访谈,即听“历史沿革”,也听“履职现状”,共同梳理存在问题,研究分析对策建议;“数据式”评估注重运用数据信息技术,通过历史数据对比、同类部门对比等方式,科学研判下放经济权限使用效益;“全景式”评估通过听、查、谈、看等方式查看指标设计、报告撰写等内容,将部门自评与实地评估两个环节相互嵌入、深度融合,共同探索既符合评估需要,又符合部门实际的指标体系,全面提高部门自评效率和质量,切实增强了实地评估核查问题的时效性和针对性。

三是完善“整改+落实”机制,在改革事项上用好“增量”。坚持以评估促进制度完善,以制度完善规范日常管理,市委编办借助放权赋能评估契机,建立健全动态调整机制,同步调整县乡两级权责清单和政务服务事项清单,确保赋权事项运行规范有效。深化评估结果运用,评估过程中共梳理并细化出4个方面8个具体问题,认真研究分析问题实质,对其提出整改意见,建立问题清单、实行销号管理、明确责任单位、倒排整改时限、确保整改到位,打通评估工作“最后一公里”。同时,总结归纳提升此次评估经验做法,优化评估流程,创新评估方法,完善评估指标、提高评估效益,逐步建立科学合理、系统完备、高效实用的改革专项评估工作体系,为今后开展机构改革评估提供经验借鉴。

二、改革成效

通过体制机制创新,营商环境更优、综合实力更强、发展势头更好,居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

一是经济发展更加强劲。注重用好改革红利,实施古城生辉战略。审批事项“绿色通道”,实现项目申报直达卫辉市修建项目活力四射,蓬勃发展,投资5.3亿元的护城河疏通项目东段基本完工,“日”字型水系重换新颜,古城梦想成为现实,极大拓展了城市发展空间、提升了对外形象。实施总投资12.8亿元的交通公路灾后重建项目102个,改造农村公路468公里、危桥28座,打造“美丽农村路”精品线路70公里,成功创建省“四好”农村路示范县,有效提升了农村基础设施水平,全市经济发展整体呈现恢复快、韧性强、后劲足的特点,群众幸福感、获得感持续增强。

二是特色产业更加突显。实施强基补链、换道领跑战略,坚定不移调结构、转动能、强创新。组建了桃产业发展中心,编制完成升级桃产业现代化产业园方案,新增国家级示范合作社1家、省级示范家庭农场3家,积极申报省农业产业龙头企业3家,成功通过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复检,现代农业实现快速发展。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22家,其中银金达成功申报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省制造业头雁企业,鼎力装备、溶金高温、银金达彩印成功申报智能车间。“卫辉古村落探索之旅”入选文旅部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正面村、比干庙村成功创建2022年河南省乡村旅游特色村。形成了一批市场上“叫得响”的农产品品牌和有竞争力的产业基地。

三是便民服务更加高效。坚持以改革开放增动力、以营商环境聚势能,我市先后两次承接368项放权赋能事项实现了“最多跑一次”或“一次不用跑”,率先开展“交房即发证”“交地即交证”,并在新乡市“放管服”改革会上作典型发言。聚焦企业和群众需求,积极探索“部门授权委托+网关无感切换”工作模式,优化审批服务流程,设立“超级综窗”,将各部门业务平台整合到一个窗口办理,大力推进“一对一”和代办服务制度,不断提高行政服务效率。今年以来,累计减少跑动次数256次,减少环节347个,减少办事材料733条,压缩办理时间达到94.56%,实现了企业和群众“无差别受理”。

三、存在问题及建议

当前我市放权赋能改革虽然取得了一定实效,但在运行过程中也存在着赋权事项不适用,个别权运行不够通畅等问题。

一是权限下放不够精准有力。调研发现,部分赋权事项使用率较低,在第一批承接的282项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已经常态化运行,去年一年仅47项产生办件,占比17%,除部分依申请类政务服务事项无人申请外,部分权限在卫辉市无自然禀赋条件。如,市科工信局承接的“煤矿技术改造项目审核”权限在卫辉无条件发生;又如,商务局“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登记”权限,存在下放与废止同步的现象。建议对已下放的权限进行动态调整时,参考年度办件情况,考虑将各县(市)未产生办件的权限予以收回。同时,在进一步深化改革时,根据当地经济发展需要和县域产业发展特色,瞄准基层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推行“菜单式”赋权,变“端菜”为“点菜”提高向基层赋权的针对性、精准性。

二是审批服务不够便捷。由于信息壁垒的存在,部门之间信息无法共享,制约了“互联网+政务服务”的进一步深化。比如,在用地审批方面,自然资源和住建部门分别使用两套不同的系统,信息无法共享,审批效率难以提高。建议由地市级部门牵头,先行打破部分重要职能部门之间的信息壁垒,通过实现数据资料共享、共用,进一步减少办事材料,再造服务流程,促进政务服务效能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