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落实乡镇和街道机构改革后续工作平稳推进,进一步增强基层工作力量,惠济区委编办突出做好“四着力”,写好“四文章”,助推乡镇和街道机构改革取得成效。
一、着力“减县补乡”,写好人员编制下沉文章。一是编制下沉。严格按照省、市“减县补乡”政策要求,结合全区8个镇(街道)的管辖范围、人口规模和综合定位等因素,从区直事业单位下沉80名编制到镇(街道),充分加强了基层编制力量,盘活编制资源。二是人员下沉。选派区直事业单位差额供给和自收自支编制人员共61人下沉到8个镇(街道)工作,工作两年考核合格后可纳入镇(街道)财政全额供给事业编制管理,调动区级人才到基层去的积极性,切实充实了基层干部队伍。
二、着力乡镇和街道综合行政执法工作,写好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文章。一是设立内设机构。此次乡镇和街道机构改革,各镇(街道)均组建了综合执法办公室,统筹组织协调指挥辖区派驻和基层执法力量实行联合执法。二是治理重心下移。印发《关于推进基层整合执法力量、落实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工作的通知》,积极推进综合行政执法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将区司法、财政、人社、自然资源、城管、市场监管等职能部门派驻到镇(街道)的职能所,中队日常管理移交至所在镇(街道),纳入镇(街道)的管理权限。
三、着力便民服务中心建设,写好便民服务工作文章。此次乡镇和街道机构改革,各镇(街道)均设置了便民服务中心。各镇(街道)在各村(社区)设置便民服务站点,从场地建设、窗口设施和服务人员等方面规范化建设便民服务站,制定并公布了《便民中心服务制度汇编》和《便民服务事项清单目录》,将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服务事项纳入到便民服务中心集中办理,推动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真正转化为简约高效的服务平台,进一步提升便民效能。
四、着力权责依法下放,写好健全职责准入制度文章。针对镇(街道)权责不匹配等问题,印发了《郑州市惠济区区直职能部门职责下放乡镇和街道准入制度》,成立了郑州市惠济区乡镇和街道职责准入工作领导小组,对区直单位下放工作事项的程序进行明确规范,按照依法下放、权责一致的原则,在充分考虑镇(街道)承接能力的基础上,严格按照程序进行,经区委、区政府研究审核,杜绝职责权限随意下放、无序下放等现象,确保该放的权力放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