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门峡灵宝市编办主动作为扎实做好控编减编工作
发布日期:2017-09-18 16:30 信息来源:中共河南省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访问量:

近年来,三门峡灵宝市编办按照“严控总量、盘活存量、优化结构、增减平衡”的原则,紧紧围绕财政供养人员只减不增的目标,立足实际,多措并举,出实招、重实效,认真做好控编减编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三门峡灵宝市机构个数、编制数额全部在上级规定的限额以内,并实现动态调整,结构优化。

一、严守规矩,严把总量,认真抓好双向堵控

一是收紧入口,把好源头,严格落实控编减编方案。以2012年底的行政、事业编制总量作为红线,在机构编制审批方面,严格按规定权限和程序办理机构编制事项,从严从紧控制,做到整体增减平衡、总量只减不增,通过源头控制,严把入口关,缓解控减压力。二是部门联动,节流防控,逐步压缩编制总量。重点做好进人入编审核工作,始终坚持 “一支笔签字、四部门把关、两个坚持”审批制度(入编人员办理手续,由编办、组织、人社、财政四部门联动把关;坚持凡进必考、凡动必签,人员调动、变更一律由编委主任一支笔签批)。对于超编单位,人员一律只出不进,满编单位先出后进,空编单位按工作需要从严控制,为进一步调整核减编制奠定了基础。

二、盘活存量,动态管理,确保“两个不突破”

一是调整职能,整合机构,进一步规范事业机构设置。2015年下半年,灵宝市编办以落实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为契机,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主动与相关单位就拟撤销或调整机构进行交流沟通、征求意见。对长期无人、长期空编、自收自支等事业单位实行收编;对不能正常开展业务的事业单位予以撤销,对规模小、职能单一或已经弱化的事业单位进行整合归并,对生产经营性单位逐步进行改制收编。二是对应置换,动态调整,全方位规范事业编制管理。对空编较多的行政部门,通过先收后分的方式进行编制再平衡,为两家政府派出机构、文联等群团组织调剂了行政编制,相应核减其事业编制,有效缓解了事业编制的紧张形势。

三、强化监督,健全机制,推进机构编制管理科学化、规范化

一是建立制度,坚持开展机构编制专项检查。协同组织、人事、纪检监察、财政等职能部门定期或不定期对各部门落实控编减编工作任务、执行机构编制管理规定等情况工作进行监督检查。2016年,对政府新组建的5个部门进行了专项督查,开展了中小学教职工“吃空饷”占用编制问题专项核查活动,成效显著。二是完善机制,坚持开展机构编制审计工作。主动与审计部门沟通,把机构编制管理情况纳入经济责任审计内容。对审计过程中发现的涉及机构编制方面的问题,结合机构编制检查工作,对相关单位提出整改意见,明确时间节点,督促其尽快整改到位,使机构编制管理更加规范科学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