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阳市委编办“四位一体”推动机构编制评估走深走实
发布日期:2021-07-29 09:52 信息来源:中共濮阳市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访问量:

近年来,濮阳市委编办坚持把机构编制评估作为改进机构编制管理、优化编制资源配置的重要抓手,完善评估机制、创新评估方法、优化评估流程、构建指标体系,共对全市91家机关事业单位开展评估,蹄疾步稳推进全市机关事业单位评估全覆盖。

一、完善评估机制。制定《濮阳市市直机关事业单位机构编制评估办法》明确评估内容、程序、方法,年初拟定评估计划,台账式分解细化评估任务、评估时限、评估人员等,优先选择事业单位较多的民生部门,抽调精干人员组建评估专班,不定期开展系统培训,确保评估高质量、规范化推进。上半年,对市文广旅体局下属16家事业单位开展评估,发现问题13项,提出评估意见建议16条,帮助协调解决体制机制梗阻问题,督促遗留问题整改落实,提出机构编制调整建议,为下步事业单位改革提供依据和支撑。

二、创新评估方法。坚持“能量化的量化,不能量化的细化”原则,综合采用实地走访、一对一座谈、调阅资料、问卷调查、大数据比对分析多种方法,通过数理测算单位有效工作时间和工作饱满度衡量工作量,不断优化改进,由部分手动计算升级为全部自动计算,提高精准性和时效性。设计6份格式化信息表格并修改完善,全面采集58 项机构编制执行运转信息,定量标准与定性评价有机结合,形成单位履职“全景图像”。

三、优化评估流程。设计自评报告、个人履职总结等文字模板和配套表格,指导被评估单位如实填报,细致掌握近年来工作运行情况及机构编制执行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评估预案。实地评估时,通过个别座谈、查阅工作痕迹、必要时跟班作业等途径,对深层次倾向性问题进行座谈分析,对第一手履职信息进行核实和修正。此外,针对服务对象较多、联系群众紧密的机关事业单位,适时引入第三方评估,通过第三方机构发布调查问卷,问卷结果作为评估结论的参考依据。

四、构建指标体系。构建全方位、多维度评估指标体系,共设置涵盖内部运行、履职效果、人员素质、社会评议等3级27项指标,逐级确定指标标度和指标权重,逐项明确评估要素及评分标准,比对分析人员素质结构,综合评价机构编制执行情况,同时征询相关部门、服务对象等社会评议作为辅证材料,综合衡量履职效果,通过评估对单位进行“全面体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