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份以来,在信阳市委编委的统一安排部署下,信阳市全面开展市直机关内设机构精简优化、办事流程优化、科级领导职数调整等工作,高质量做好党政机构改革“后半篇”文章,推动实现信阳市直机关“瘦身健体”、人员履职提质增效,助力信阳打造最优营商环境。
一是精简内设机构,职能融合激活力。坚持优化、协同、高效原则,摸排统计信阳市委市政府工作部门和群团组织编制数、处级领导职数、内设机构数、科级领导职数,落实总量控制和限额管理要求,按照“每个科室原则上不少于3名行政编制”的标准,督促相关部门对职责相近、联系紧密的科室进行优化调整,对职责交叉分散、界定不清晰的重新明确。截至7月底,共精简37个市直机关内设机构62个,精简比例达到15%,市级机关内设机构设置过多、职能分工过细、人员编制过少等突出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二是精简办事环节,流程再造聚合力。坚持便民、务实、高效的原则,针对部分政府部门审批环节多等问题,按照行政审批服务“三集中三到位”中“将部门行政审批职能向一个科室集中”的要求,重新梳理和再造工作流程。一方面,在不增加人员编制的原则下,通过整合撤并,在司法、自然资源和规划、城管、民政、农业农村等部门专门设置行政审批服务科,统一集中部门的行政审批和政务服务事项;另一方面,对未设行政审批服务科的部门,督促其将行政审批和政务服务事项明确整合到一个内设科室行使,推动优化审批流程、精简审批环节,为信阳打造最优营商环境夯实基础。
三是调整科级领导职数,优化结构增动力。严格落实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央编办《关于进一步规范领导职数管理的意见》等有关要求,按照“挂牌机构不核定领导职数”等原则,规范市直机关内设机构领导职数设置;与此同时,探索推进科级领导职数动态调整机制,强化科级领导职数的“杠杆”效应。截至7月底,共精简市直机关正科级领导职数109个,增加副科级领导职数98个。调整后,市直机关科级领导职数结构进一步优化,最大程度上打通了新进人员的晋升通道,让年轻干部的闯劲更足、干劲更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