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乡市红旗区编办全力助推做好中小学教职工编制管理工作
发布日期:2018-04-02 10:37 信息来源:中共河南省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访问量:

为贯彻中央关于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精神,进一步统筹红旗区城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促进我区教育公平,红旗区编办多措并举,不断提升中小学教职工编制管理水平。

一、用好“编制管理四步法”扎实推进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创新管理

(一)摸准底数,统一标准。我区实行城乡统一的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根据省定教职工编制师生比高中1:12.5、初中1:13.5、小学1:19进行编制总测算。2017年我办又结合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实地核查工作,实地走访了我辖区洪门镇、小店镇共计10所中小学,与多名乡镇教师座谈交流,深入了解了其机构编制人员现状,摸清乡镇中小学的机构编制需求,在年度用编申请中予以侧重,2018年用编申请中共申请60名教职工编制,其中50名将补充到乡镇中小学。

(二)优化结构,调活存量。我办于2015年11月24日下发《关于重新调整红旗区中小学和幼儿园编制的批复》(红编﹝2015﹞22号),将我区中小学和幼儿园编制重新调整,实行动态管理,收回中小学教职工编制76名,有效缓解了教师队伍区域结构不合理的问题。2017年撤销培智中心校,整合空缺机构资源,设立新乡学院附属中学,实行九年一贯制学制,切实解决了城镇化进程中农村人口向城镇流动带来的基础教育资源不足问题,为引进高层次教学人才和建设我区优势学科、优势专业、一流中小学提供机构编制保障。

(三)多种形式,灵活掌控。一是我办近四年已为全区中小学及幼儿园招聘补充人员185名,其中多为高校应届毕业生,有效缓解了我区教师队伍年龄老化问题;二是目前与教委沟通商议由各学校分散招聘代课老师改为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签订人事代理合同招聘定量临时代课老师,解决代课老师管理不规范、流动性强等问题;三是2017年我区与新乡学院签订了优秀毕业生实践合作计划,鼓励更多的师范毕业生根据就近原则在我辖区中小学进行实习教学,充实了基层教学队伍,缓解了乡镇学校教学压力。四是打通编制通道,进一步优化城乡教育资源配置,保障全区义务教育学校校长及教师分批异校交流活动顺利开展,目前第一批交流已顺利完成,2018年将开展第二批异校交流。

(四)定期督查,严格管理。联合区人社局开展中小学教职工“吃空饷”专项活动,如有“吃空饷”人员情况,一律核减相应编制,并收回空编。严格编制管理,结合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实地核查工作对中小学教职工编制使用进行督查,保障中小学教职工编制专编专用,坚决杜绝混编混用,一线教师长期借调等问题。

二、“总量控制,自主调控”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新构想

目前的中小学教职工编制管理模式极大地束缚了各学校间教师队伍调配,构想“基本编制+流动编制”的双重管理模式,在核定各中小学基本编制的基础上,按照一定比例核定流动编制。流动编制归教委分配管理,编办负责实时跟踪流动编制去向。这种双重管理模式能够给予调配教委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极大的自主性,减少层级审批,第一时间将所需编制精准投放,缓解严控编制增量与教育领域需求之间的供需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