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三门峡市委编办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档案工作的重要批示精神,依法管理,守正创新,扎实开展事业单位登记档案归档整理与档案数字化等工作,不断提升事业单位登记档案管理规范化和信息化水平,将习近平总书记对档案工作提出的“记录好、留存好、保管好、利用好”的“四好”要求落到实处。
一、以“记录好”为目标,做好档案收集工作
事业单位登记档案记载着事业单位从设立到注销的完整“生命链”,是对事业单位各事项完整记录和动态延续的最真实反映,对加强事业单位法人监管具有重要意义。一是强化源头管理。在办理设立、变更、注销等登记业务时,要求各事业单位提交的纸质资料齐全、完整、有效、清晰,签字盖章手续完备,符合档案保护和装订规定,提高档案资料的备案质量。二是坚持动态管理。根据不同登记业务情况,及时整理相关事业单位登记档案资料,同步更新单位档案目录、单位名称或举办单位变化档案,做到第一时间审核、更新、归档和动态调整。三是做到“应归尽归”。定期将申请、受理、审查、核准、发证、公告等流程中形成的文件材料进行逐项核对梳理,核查材料是否齐全、完整、有效,对提供材料不完整、不规范的,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要求,通知相关单位及时修改补齐,严格把好档案材料完整收集关。
二、以“留存好”为目标,做好档案归档工作
坚持“一户一盒一档”原则,按照时间顺序、材料类型进行编排入档,截至目前,累计梳理归档市直事业单位共计547家。一是完善制度建设。严格按照《档案法》《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河南省事业单位登记档案管理暂行办法》等法律法规和制度要求,结合工作实际,不断完善事业单位登记档案管理工作制度,要求档案管理人员严格按照规定做好档案的编目、交接、入库等各环节工作,实现档案管理工作流程化。二是及时标注信息。及时标注相关登记业务信息,在事业单位登记档案盒上标注事业单位名称及编号、举办单位名称及编号,盒内登记材料按报送时间整合装订并标记编号,逐项编写案卷编号、办理事项类别、办理时间等。三是确保整齐入档。以卷、类、件的标准单独入档,专柜储存,做到事业单位登记档案分类科学、存放整齐、编排有序、内容规范、数据准确。此外,对已注销登记单位,要求在档案盒上进行标注,另行归档。
三、以“保管好”为目标,做好档案安保工作
推行精细化要求,筑牢事业单位登记档案管理安全防线,做到“稳妥稳慎、可靠可用”。一是做好硬件建设。按规定配备档案库房、档案借阅室,购置具备防火、防盗、防潮、防水、防尘、防污染、防有害生物的档案专用管理设备,落实好安全保护措施,确保事业单位登记档案安全性。二是强化岗位管理。落实专人负责档案管理制度,明确事业单位登记档案管理工作的分管领导和科室负责人,切实承担档案安全职责,同时将档案安全保密教育纳入档案管理人员日常学习培训范围,筑牢档案安全底线思维。三是开展定期排查。坚持档案工作无小事的理念,定期开展事业单位登记档案安全风险隐患排查工作,对档案室的消防设施、电源线路、纸质档案霉变污损虫蛀等进行全覆盖、无死角的安全隐患排查,确保档案安全。
四、以“利用好”为目标,做好档案查询工作
加快事业单位登记档案管理工作数字化转型,实现事业单位登记档案高效利用。一是增强服务意识。充分发挥“档案服务情系民生”和“放心满意在兰台”等党建品牌对档案工作的引领作用,将党建工作与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相融合,坚持守正创新,主动作为,让数据多跑路,用者少跑腿。二是规范查询流程。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信息查询办法》相关规定,以“严格保密、规范利用”为原则,认真核对查阅档案人员身份证件和介绍信,详细记录档案查询和借阅情况,规范档案查阅流程,真正实现登记管理信息查询依法、便民、高效。三是创新管理模式。依托机关赋码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系统,归集数字化台账资料,建立“电子档案+纸质档案”双管理模式,提升登记档案线上查询便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