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壁市“三个强化”抓实中小学教职工
编制动态调整
发布日期:2024-01-30 09:32 信息来源:中共鹤壁市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访问量:

近年来,鹤壁市委编办积极适应全市基础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需要,持续创新管理方式,在中小学教职工编制省级统筹、全面达标的基础上,多措并举,适时对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实行动态调整,及时破解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新的结构矛盾、供需矛盾等编制紧缺难题,优化编制资源配置,提高编制资源使用效益,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供有力的机构编制保障。

一是强化增减结合,合理配置中小学教职工编制资源。着力加法在全市中小学教职工编制达标的基础上,按照总量3%的比例建立编制数420名的全市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周转池”,专门用于补充编制紧缺县(,化解区域间编制资源不均衡的矛盾。根据部分中小学在校生数逐年递增情况,结合新建、扩建学校增多部分县(区)山区教学点较多的实际,考虑到解决部分学校学科性结构矛盾需要,以及加强特殊教育学校建设等因素,先后从编制“周转池”中拿出400名教职工编制分配到市直和县(区),满足教学一线急需。结合实际减法,对超出编制标准较多的县(区),适度核减中小学编制。如为预防未成人违法犯罪,加强对有严重不良行为未成年人的教育矫治,鹤壁市委、市政府着眼全省一流、全国前列标准筹建专门学校,面对编制配备需求大、编制余量不足的矛盾,鹤壁市委编办结合专门学校设在老区的实际,切实摸清市直老区学校底数,老区编制富余的5所学校中核减30名,从编制“周转池”中拿出40名,全部用于市专门学校,市专门学校所需70名编制一举得到解决,为办好专门学校夯实人员基础。切实加强党对中小学校的领导,落实党组织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学校领导职数核定把握“向老区学校倾斜、向规模较大的新区学校倾斜”的原则,统筹规范中小学校行政领导职数和党组织领导职数,既充实了学校党务工作力量,又为综合素质较强的老师搭建了提升的平台,保障新区规模较大学校领导力量建设需要。

二是强化内部挖潜,紧密结合改革调补中小学教职工编制资源坚持瘦身和健身相结合,借力事业单位重塑性改革,按照一类事项原则上由一个单位负责,一件事情原则上由一个单位办理的原则,通过撤并整合部分编制规模大、有压减空间,分工过细、任务不饱满的事业机构,统筹沉淀和低效配置的事业编制资源,将收回的108名事业编制全部用于“因民办学校学生回流公办学校等因素,按新的学生数为基数不达标”的8所学校,实现了事业编制使用效益最大化。

三是强化日常管理,切实规范中小学教职工编制资源使用。认真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机构编制工作条例》,牢固树立编制就是法理念,加强教职工编制统筹管理,并将日常管理同动态调整教职工编制挂钩。针对部分在编教师长期到民办学校任教、违规抽调借用中小学教职工帮助工作、教育管理机构及其他非教学单位与公办中小学校混编混岗等情况,开展专项清理整治,先后督促136教师回归教学一线,加强教学工作,切实提高中小学教职工人员编制管理工作实效。先后开展中小学教职工编制、中小学编外聘用人员使用情况调研评估,通过调研评估,切实摸清县(区)编制管理使用底数,对中小学教职工编制管理规范、编制调整及时到位、编制布局结构合理的3县(区),在编制管理中给予适当倾斜,在动态调整编制时优先足额保证到位。同时,对违反规定挤占挪用中小学教职工编制等情形,按照规定实施问责,切实维护机构编制管理的权威性、严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