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党史学习教育的安排部署,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同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进一步密切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濮阳市委编办紧密围绕机构编制管理中心工作,切实践行“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要求,扎实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见实见效。
一、围绕做好机构改革“后半篇文章”办实事。深入市直单位,跟踪了解“三定”规定执行情况,以及改革后部门间职责划分、机制运行和跨部门重大工作统筹情况,实地查看人员编制配备和机构设置情况,随机抽查工作档案及人员在岗情况,及时梳理研究解决相关问题。不断推动基层管理体制创新,在全省率先印发《乡镇综合执法规范化指导手册》,为该市乡镇综合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提供基本遵循。加快推进便民服务体制机制标准化建设,更加方便基层群众办事。持续做好“减县补乡”工作,1000多名人员到下沉到位,基层工作力量大大增强。
二、围绕深化重要领域体制机制改革办实事。做好扶贫工作机构职能调整优化工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体制机制保障。做好经营类事业单位改革有关后续工作,持续开展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改革跟踪问效,协同有关部门保障改革单位人员的合法权益,确保职工队伍稳定。做好深化事业单位改革相关准备工作,围绕推进职能相近事业单位机构整合,优化布局结构,深入调查研究,摸清实际情况,为改革开展奠定扎实基层。推进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改革,促进县域内师资均衡配置,大力推进教育公平,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落实上级部署,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三、围绕优化机构编制资源配备办实事。加大机构编制资源统筹使用力度,整合(撤销)职责弱化、消失事业单位,推动机构编制资源向教育、基层医疗等民生领域、重点部门倾斜。重新核定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解决中小学教师结构不合理、部分学校教师编制紧缺等问题。用足用好人才编制政策,畅通高层次、高学历人才引进的绿色通道,下达580余名事业编制用于公开招聘,为该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编制支撑。全力支持军转干部等政策性安置人员用编,做好军转干部安置工作。持续推进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探索推进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网上审核审批进人用编试点工作,规范、高效做好市直单位用编审核工作。深入开展事业单位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提升事业单位法人社会公信度,助力优化营商环境。
四、围绕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办实事。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加大驻村帮扶力度,加强防止返贫动态监测预警,促进脱贫人口稳定就业,彻底消除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薄弱环节和难点堵点,坚决防止发生返贫现象。扎实开展机关党支部和帮扶村党支部“手拉手、办实事”活动,鼓励党员与帮扶村的群众“结亲戚、交朋友、常联系、帮致富”,定期组织党员至少到村开展活动,为群众排忧解难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成功创建乡村振兴示范村,积极争取惠民政策,大力发展集体经济,让脱贫基础更加稳固,脱贫成效更加显著,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五、围绕对接服务企业办实事。当好帮扶企业德力西开关制造公司的“店小二、守夜人”,以首席服务员“五大员”职责为准则,以打通服务企业发展的“最后一公里”为目标,急企业之所急、想企业之所想、帮企业之所需,千方百计帮助企业排忧解难,不断增强企业发展信心,促进企业健康发展。及时将中央、省、市最新惠企政策及时传达到企业,确保企业各类优惠政策应享尽享。围绕申报河南省绿色工厂项目,积极与工信等部门对接,顺利获批省级绿色工厂,并获得省拨付奖金。围绕企业智能化、数字化人才短缺问题,积极协调人才主管部门、省直高校,为企业引进人才“牵线搭桥”,被企业形象地称为“及时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