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濮阳市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要讲话精神,深度谋划,全域统筹,围绕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强化“四水同治”、充分挖掘黄河文化内涵等重点,持续做好管理体制优化、综合执法保障、讲好黄河故事三个方面的工作,加强筑牢黄河生态保护屏障,构建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助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一、持续理顺水资源管理体制,加强推进水资源协同治理。以金堤河流域治理为重点,加快实施“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水灾害统筹治理”四水同治,倒逼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市委编办对取水许可审批、计划用水管理、水资源税征缴、自备井管理、地下水行政执法等水资源管理相关职责重新梳理和明确,推动相关部门建立配合机制,协同印发《关于理顺水资源管理体制机制的意见》,科学推进用水方式由粗放向节约集约转变。设立引黄入冀补淀办公室,充分发挥引黄入冀补淀工程作为雄安新区“大水缸”作用,为生态雄安提供重要支撑。全面做好应急管理体制改革,提高防汛抗旱应对能力,坚决守住灾害防御底线,确保黄河安澜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二、持续开展生态环境领域综合执法,加强构筑黄河生态监管屏障。整合国土资源、农业、林业等部门承担的地下水污染防治、因开发土地、矿藏等造成生态破坏、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等多项行政执法权,组建市生态环境综合执法支队,实行生态环境全领域综合执法。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印发《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专项执法行动方案》,开展黄河一级支流金堤河、天然文岩渠生态环境保护专项执法行动和“一河两路”环境违法违规问题清查整治专项行动,对涉及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形成执法震慑和高压态势。强化现场监管,通过深度排查治理和集中整治,有效推进生态修复,加快黄河沿岸生态功能整体提升。
三、持续挖掘黄河文化蕴含时代价值,加强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以深入挖掘黄河文化、龙文化、杂技文化、红色文化等特色文化资源,推动文化旅游与体育杂技等产业跨界融合发展为核心,在“三定”方案中强化相关部门职责履行,优化机构设置,完善运行机制,创新要素保障。开展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行动,做好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和文物保护利用。实施生态廊道、生态湿地、农田林网等工程,打造黄河文化旅游生态带。努力构建多元化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资源保护体系,把黄河濮阳段打造成为惠民利民的文化河、风光河、幸福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