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乡卫辉市委编办“三抓”推动党建业务
“双提升”
发布日期:2023-09-28 15:05 信息来源:中共卫辉市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访问量:

新乡卫辉市委编办聚力打造创建五强支部、强化资源保障”党建融合服务品牌,通过抓学习、抓重点、抓制度,不断激活党支部“红色动能”推动机关党的建设和业务工作“双提升”。

一、抓学习强素质

一是认清“为何学”。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坚定信念,把理论学习作为强化思想引领、提升业务水平的有力抓手。在学好政治理论的基础上,重点围绕机构编制政策法规、上级会议精神和重点改革任务要求等方面学习业务知识、传授工作经验,让“供”与“需”精准匹配,促进学深学透,进一步提升业务工作人员履职能力。

二是明确“学什么”。将理论学习作为队伍建设长期坚持的主题,对照党员素质强要求,修订完善《2023年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计划》《机关学习教育培训计划》,学习内容涵盖党的二十大、全面从严治党及机构编制政策法规等8个专题19个方面,着力提升党员干部政治理论素养和业务知识水平。

三是创新“怎样学”。“五强”党支部为载体将组织生活、讲党课与中心工作融合,提升机关“三会一课”质效。支委会、室务会对照“班子引领强”要求,全面落实“第一议题”和“随机研讨”学习交流机制,带头“先学一步”。支部对照“阵地建设强”要求,创新集体学习形式,依托“学习强国”“河南学习平台”及卫辉党建微课堂”等线上平台,通过在线知识测试、学习打卡观看专题片、主题演讲赛等活动,引导党员干部以学促干,逐步形成党建与业务同频共振、同向聚力的工作局面。

二、抓重点创特色

一是强化职能定位。对照“服务发展强”工作要求,充分发挥机构编制部门参谋助手作用,主动跟进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和群众关心问题,持续优化职能设置和机构编制资源配置,用心做好服务保障,确保把有限的机构编制资源“用在刀刃上”。

二是聚焦主责主业。要求各股室突出品牌创建“融合特色”:行编股打造“改革服务”品牌,重点围绕优化政府组织架构和职责体系做好落实服务,为新一轮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做好准备工作;事编股打造“民生保障”品牌,聚焦优化营商环境、紧密型医共体“卫辉模式”、优质均衡教育、“三化三制”改革等重点领域,强化机构编制支撑;乡编股打造“基层指导”品牌,围绕乡镇“一队一办一中心”规范化建设、乡镇职责准入制度等方面做好政策指导服务;督查室打造“编制卫士”品牌,与机构编制数据库、事业单位登记管理等日常工作相结合,加强重点领域的督查,切实维护机构编制严肃性和权威性。

三是加强调查研究。瞄准省、市编办明确的本年度重点课题研究方向,结合《卫辉市2023年全面深化改革工作重点任务》中涉及机构编制部门内容确定了党建业务深度融合、创新机构编制管理、事业单位重塑性改革“回头看”、巩固乡镇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成果、机构编制监督检查评估6项调研课题组织开展重点领域调研活动。目前已形成《卫辉市机构改革相关情况调研报告》《乡镇“一队一办一中心”调查评估汇报》《事业单位重塑性改革情况报告》等3篇调研报告,为进一步深化改革、推动机构职能优化等提供了有力依据。

三、抓制度提成效

一是执行机构编制工作制度。全面贯彻落实编委工作规则和编办工作细则、机构编制报告制度,梳理机构编制工作法律法规并汇编成册,组织机关全体干部职工深入学习、熟练掌握。建立机构编制动态调整机制,先后开展城乡教师交流调动和卫生系统“归雁计划”,为重点民生领域做好机构编制保障服务。优化办事流程,修订机构编制数据库管理、机关事业单位增减编制审批、部门权责清单动态调整、事业单位登记管理等7项业务办事流程,有效提升业务办理效率。

二是健全责任落实工作机制。严格执行“制度落实强”标准,围绕议事决策、综合管理、机关党建、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等5个方面,完善制定31项具体制度,形成《卫辉市委编办机关工作制度汇编》并印制成册,明确“日交办、周点评、到一线、求实效”工作要求,切实构建以制度管人管事的规范化工作制度体系,营造风清气正、积极作为的良好氛围。

三是完善考核管理工作机制。深入开展“作风能力大提升”“正风肃纪、端正作风”活动,完善《机关百分制绩效考核办法》,精准设置党建活动、工作实绩、信息调研等重点考核指标,明确考核结果在干部选拔任用、评先选优、党员发展等方面的作用。强化考核结果使用,上半年成功推荐卫辉市优秀党务工作者1名、发展入党积极分子2名、选拔机关中层干部2名,有效激发干部队伍干事创业的活力和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