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近年来,信阳市委编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以《中国共产党机构编制工作条例》为主线,坚持以法定化思维推动机构编制提质增效,力促营商环境大提升。
坚持在“学”上下功夫,强化法治意识。一是“关键少数”带头学。坚持将《中国共产党机构编制工作条例》、机构改革精神、机构编制违规通报等内容列入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和市委编委会等会议,市委领导示范带头学习。二是重点对象深入学。坚持将机构编制政策法规列入市委党校干部培训内容,市委编办主任亲自制作课件,专题机构编制法规知识。统一编印《机构编制政策法规选编》《机构编制工作实操手册》等资料,为从事机构编制工作的同志提供“口袋书”,方便随时学习查阅机构编制政策法规知识。三是机构编制系统全员学。开设“机构编制大讲堂”,邀请专家举办机构编制政策法规知识讲座,组织业务骨干集中解读机构编制政策、重大改革和重要文件精神,定期开展业务大比武、专题测试,教育引导机构编制系统干部学深悟透、躬身践行,持续提高法治意识和履职能力。
坚持在“行”上下功夫,加强刚性约束。树牢依法行政、依规办事理念,狠抓法规制度执行。一是加强制度建设。研究制定《中共信阳市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工作规则》《中共信阳市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工作细则》和《信阳市党政群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编制管理办法》等制度,进一步规范机构编制事项办理权限和受理程序,坚持用制度管人管事。二是坚持依法履职。在审核改革方案、“三定”规定、机构编制调整和日常用编入编等事项时,首先严格受理办理程序,再适用相关法律法规制度,确保程序合规、照章办理、于法有据,坚定依法行政履职尽责。三是强化日常监督。坚持机构编制日常业务会议邀请派驻纪检组参加,重大改革、重要事项纪检全程监督。坚持把机构编制纳入巡视巡察、选人用人和审计等监督内容,以巡视巡察整改为契机,建章立制,持续推进机构编制法定化、规范化、制度化。
坚持在“用”上下功夫,聚焦保障发展。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聚焦重点领域、民生福祉,以机构编制高质量推动信阳经济社会发展高质量。一是瞄准经济发展主战场,统筹机构编制资源,强化机构编制保障经济发展功能,主动融入中心大局,成立正处级营商环境服务中心、投资促进中心等机构,为经济发展提供强力支撑。二是紧盯重点民生领域,围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根据区域发展和生源变化,统筹中小学教职工编制资源,及时为浉河区、羊山新区等人口集聚的地区增加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有效缓解群众上学难问题。三是服务保障人才强市战略,持续创新制度机制,简化审批流程,畅通“绿色通道”,建立专项人才编制“周转池”,推行员额制,实行民办高校专项人才编制等,确保各类人才“引进来”“留得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