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口市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机制改革
激发职业教育内生动力
发布日期:2023-08-29 10:42 信息来源:中共周口市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访问量:

近年来,周口市锚定“两个确保”,深入实施创新驱动、科教兴市、人才强市战略,不断加强向高等院校政策倾斜力度,着力构建规模扩大、品质提升、衔接贯通的现代高等教育新体系。

一是坚持抢抓机遇推动职业教育提档升级周口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高等教育质量发展,抢抓政策红利,科学谋划高校结构布局、学科设置,积极向上级有关部门申报建设国家特色高水平学校。2001年,周口职业技术学院成为周口市市属第一个专科院校。2019年河南科技职业大学成为全国首批本科职业教育试点高校。2020年周口联营职专晋升为周口交通技师学院。2021年、2023年,经省政府批准,周口市职业教育再添新军,先后成立了周口文理职业学院、周口理工职业学院。目前,市属4所公办高校和2所民办高校共计在校生5.2万余人,开设了涵盖了工、农、医、师等4大类186个专业,通过校企合作、产教融合,辐射带动了周边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了社会经济转型发展,有效推动了服务技能型社会建设。

二是坚持放管结合,支持高校做大做强。高校学科专业布局与市场需求、产业结构所挂钩,为进一步提高高校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适应性,周口市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措施,进一步深化高校“放管服效”改革。制定院校编制核定标准。根据高校建校规模、招生规模、专业设置情况,结合高校实际发展需要,对其进行编制核定,目前,共为市属高校核定事业编制2000余名。明确高校岗位结构比例。要求高校岗位要不低于75%的编制用于教育教学、15%的编制用于行政管理、10%的编制用于教学辅助人员。赋予高校更大自主权限。在对高校下发“三定”规定时,除首次确定管理机构、教育教学机构和教学辅助机构外,高校可以在核定的机构限额内自主确定教育教学机构设置,报编办备案。下放干部管理权限,高校自主聘用内设机构负责人,进一步激发高校选人用人活力。畅通招才引智“绿色通道”。树立“柔性引才”理念,允许高校在编制数额20%的比例内自主招聘兼职教师。制定引进高层次人才使用编制实施细则,近年来,共引进“双一流”硕士研究生及以上人才600余名。通过管与放的有效结合,进一步盘活用好机构编制资源,激发了高校的办学活力。

三是坚持产教融合,构建现代化协同育人机制。周口市抢抓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机遇,全面推进产教融合型城市试点市和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示范区创建。近年来,周口职业技术学院、周口文理职业学院、周口理工职业学院、周口技师学院大力实施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与河南万国车世界、京东、省人民医院,以及60余家幼儿园、幼教机构签订合作协议,每年安排1.2万余人次实训学习。借助产教融合,为国家培养了大量的技能型、实用型人才,同时也有效解决了大部分毕业生“毕业即失业”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