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驻马店市委编办深入贯彻落实全省编办主任会议精神,充分发挥职能作用,聚焦民生领域机构编制管理,不断创新思路、强化举措,通过优化人才编制资源配置、探索试行员额制等措施,积极推动编制资源向教育、医疗等民生领域倾斜,把有限的编制资源用在“刀刃”上。
一、用好用活人才编,为民生发展点燃“人才引擎”。市委编办按照“统筹使用、有增有减、动态平衡、保证重点、服务发展”的思路,坚持进出平衡,科学增减人才编制,进一步优化人才编制资源配置, 实现人才编制资源使用效益的最大化。一是明确标准,科学核定人才编制。出台《关于设立人才编制的通知》,明确人才专项编制使用原则,主要用于满编事业单位引进急需高层次人才。用人单位有空编的,优先使用空编引进高层次人才。同时,根据驻马店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科学设置五类高层次人才认定条件。规范人才编制审批管理,根据用人单位人才用编需求,对人才引进申报计划开展综合评定,确保引进人才符合人才分类认定标准,人才数量、学历等条件符合事业发展需求。二是严格人才编制收回制度。坚持“健身”与“瘦身”相结合,按照“特需特办、人编对号,人留编留,人去编销”“用人单位出现空编时,需将空余编制优先调整给所引进人才使用,市机构编制部门收回下达的人才编制”等规定,当用人单位出现空编或人才流出情况,及时收回人才编制。
二、探索试行员额制,保障病有所医幼有所育。为破解当前事业编制资源有限,无法及时满足医疗卫生、学前教育事业编制需求难题,在公立医院和公办幼儿园创新开展员额制管理。一是足额核定总量。开展员额制管理的公立医院及公办幼儿园结合本单位发展实际,研究提出总员额需求方案,经主管部门同意后,向市委编办提出申请。市委编办综合考虑公立医院服务人口、床位数、编制情况、发展需求,公办幼儿园周边适龄儿童规模、在园幼儿数、编制情况、发展规划等要素,科学核定员额数量。二是严格入额标准。统筹考虑公立医院、公办幼儿园人才队伍建设状况及卫生、学前教育事业发展需要等因素,科学严谨规范确定纳入员额制管理的人员条件和入额标准。严把人员进口关,将有限的员额资源主要用于引进急需的专业技术和管理人员。对专业技术性要求不高、人员流动性强的岗位用人,可采取劳务派遣或政府购买服务等形式解决,后勤服务等辅助性岗位实行社会化服务,不纳入员额管理。
三、主动担当作为,提高人才编制和员额使用效益。一是严格落实实名制管理制度。市委编办建立员额管理专项台账和人才编制管理专项台账,将引进人才、入额人员全部纳入编制实名制管理,及时动态更新,确保人员信息真实准确、完整。二是加强部门沟通协作。主动强化与组织、财政、人社、教育、卫健等部门的协调配合,及时解决人才编制和员额管理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做到信息共享、问题共研、工作共推,着力构建体系完善、运行规范、协同高效的工作格局。三是简化办事环节。精简人才编制和员额管理工作审批程序和办事流程,对引进高层次人才申请计划和入编备案等事项,实行“专员接件、即时受理”绿色通道模式,做到资料齐全随到随办,缩短引进人才办理入编的时间,提高服务保障效益。